华德智慧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-659-3969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主营业务
    能源板块
    合同能源管理
    智慧板块
    碳控官平台
    集成系统定制
    服务板块
    节能咨询诊断
    综合机电智慧运维
  • 客户案例
  • 解决方案
    园区方案
    医院方案
    办公楼方案
    酒店方案
    学校方案
    场馆方案
    工厂方案
    社区
  • 走进项目
    华德总部天津中医药大学武清商务区武清人民医院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关于华德
    华德简介
    团队风采
    人才招聘
    公益活动
  • 平台入口
    智观监控平台智控管理平台智捷办公平台智云诊断平台
免费方案
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 / 新闻详情

建筑节能打造绿色节能建筑

2025-05-22 11:12:42

近年来,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,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。建筑节能不仅关乎环境保护,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。在中国,绿色节能建筑的推广已成为国家战略,从政策引导到技术创新,一场建筑行业的"绿色革命"正在悄然展开。

一、政策驱动下的建筑节能新格局

2025年5月,国家发改委联合住建部发布了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"十四五"规划》,明确提出到2025年,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要达到70%以上,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。这一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
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纷纷出台配套措施。北京市率先实施《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规程》,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必须达到超低能耗标准;上海市则推出了绿色建筑补贴政策,对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给予每平方米100元的奖励。这些政策红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,据统计,2025年第一季度,全国绿色建筑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超过30%。

二、技术创新引领节能新趋势

在技术层面,建筑节能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。被动式建筑设计理念日益普及,通过优化建筑朝向、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、设计合理的遮阳系统等手段,大幅降低建筑能耗。以山东某示范项目为例,其采用的三层中空low-e玻璃配合外遮阳系统,使夏季空调能耗降低40%以上。

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技术将太阳能电池板直接作为建筑围护结构,既满足发电需求又兼顾建筑美学。深圳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采用的全玻璃幕墙BIPV系统,年发电量可达120万度,满足建筑30%的用电需求。

智能控制系统成为建筑节能的新利器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自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参数,自动调节空调、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。杭州某智能办公楼通过部署AI能耗管理系统,年节能率达到25%,投资回收期仅3年。

三、材料革命助力绿色转型

建筑节能材料的创新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气凝胶保温材料以其优异的隔热性能(导热系数低至0.018W/(m·K))成为市场新宠;相变储能材料则通过相变过程吸收或释放热量,有效平抑室内温度波动。南京某住宅项目采用的新型相变储能墙体,使室内温度波动控制在±2℃以内。

绿色建材认证体系不断完善。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目录已涵盖墙体材料、保温材料等12大类产品,通过认证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。据统计,2024年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使用比例已达到45%,预计2025年将突破60%。

四、既有建筑改造的挑战与机遇

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一环。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超过600亿平方米,其中90%以上为高耗能建筑,改造潜力巨大。但改造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:产权复杂、资金短缺、施工扰民等问题制约着改造进度。

针对这些难题,各地探索出多种创新模式。北京市推行的"节能改造+社区更新"综合整治模式,将建筑节能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,实现"一次施工、多重效益";上海市试点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,由专业公司投资改造,通过节能收益分成回收成本,有效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。

五、全生命周期理念下的建筑节能

现代建筑节能理念已从单纯关注运行阶段能耗,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。从规划设计、材料生产、施工建造,到运营维护、拆除回收,每个环节都蕴含着节能潜力。

在设计阶段,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的应用使能耗模拟更加精准,帮助设计师优化方案;在施工阶段,装配式建筑技术大幅减少现场作业,降低施工能耗;在拆除阶段,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提升至60%,部分示范项目达到80%以上。

六、市场机制与公众参与

建筑节能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高。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经济激励,北京、上海等试点地区已将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碳交易体系。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也为节能改造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,2024年绿色建筑领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突破500亿元。

公众参与同样至关重要。各地开展的"绿色建筑开放日"、"节能知识进社区"等活动,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节能意识。调查显示,85%的购房者表示愿意为绿色住宅支付5%-10%的溢价,市场需求正倒逼行业转型。

七、未来展望

随着"双碳"目标的持续推进,建筑节能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建筑能耗强度将比2020年下降30%,碳排放下降40%。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,零能耗建筑、产能建筑等先进理念将逐步走向规模化。

建筑节能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,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。它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。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创新、市场驱动和文化培育等多管齐下,我们有理由相信,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中国城市的新常态,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

在这场绿色革命中,每一栋建筑都不应缺席。从设计图纸到施工工地,从材料工厂到居民家中,建筑节能的理念正在渗透到建筑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。当绿色成为建筑的底色,我们迎来的不仅是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,更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。
​


上一条:暖通系统改造全流程深度解析下一条:探索智慧供配电系统平台的奥秘
联系我们
手机号码:18920072022
联系电话:022-59698888
邮箱:hdzhenergy@126.com
地址:
公司总部:天津市武清开发区畅源道国际企业社区A7栋
能源研究院:天津市河西区国际贸易中心B座
滨海分公司:天津市滨海新区第四大街楸园别墅19号
友情链接:
华德实业集团能源管理平台智慧运维平台
关注或联系我们
添加华德智慧服务号、瞭望站订阅号,获得更多能源资讯下载碳控官APP,体验能源管理便捷服务
公众号
瞭望站
碳控官APP(安卓)
Copyright © 2016 天津华德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6006426号-3
华德能源平台合作伙伴